3月17日,水利工程学院联合红桥区实验小学开展“思政共建·水润未来-世界水日、中国水周”主题宣讲活动。此次活动旨在激发他们对水资源的珍视与保护意识,引导他们主动承担起护水的责任,为构建校园水文化注入新的活力。
活动在一片期待声中拉开帷幕,首先,由水利工程学院2022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张云帆隆重登场,她以“什么是水,为何节水,如何节水”为线索,深入浅出地展开科普讲解。从水的起源假说讲起,她带领孩子们追溯生命的源头,点明水在生命起源和文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,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,每一滴水都承载着生命与希望。随后,张云帆详细解释了水资源的概念,通过直观的道具展示,清晰地说明了地球上可利用淡水资源的稀缺性。当看到那一小瓶代表地球淡水资源的水时,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。用一组组直观的数据和生动的实例,向孩子们展现了全球淡水资源的匮乏及严峻现状,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节水的紧迫性。她鼓励同学们践行节水理念,携手保护水资源,呼吁大家从自身做起,将节水理念传播给更多人,共同守护地球的水资源。

节水措施的分享环节,张云帆更是贴近生活,分享了许多实用的节水方法。她告诉孩子们,节水并不遥远,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。从拧紧水龙头到合理安排洗澡时间,从收集雨水浇花到循环利用洗菜水,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能汇聚成节水的洪流。现场的问答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。孩子们的小手高高举起,一个个问题脱口而出,他们踊跃参与,积极抢答。在互动中,孩子们不仅巩固了知识,强化了记忆,更重要的是,节水的理念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。每一次正确的回答都伴随着掌声和鼓励,每一次思考都让孩子们对水资源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
宣讲活动特别设置“净水系统科学实验”创意手工制作环节。在水利工程学院2022级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梁煜堃的指导下,孩子们分组将砂石、活性炭、滤纸等材料分层装入过滤装置,观察浑浊污水经过滤后逐渐澄清的过程。制作过程中,梁煜堃同步讲解净水技术原理与不同材料在过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,并延伸至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的重要性。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,深刻理解了净水技术的科学原理,增强了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,纷纷表示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用水、保护水环境的理念。

本次宣讲活动,不仅是知识的普及,更是责任的传递。它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节水的种子,让节水意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。通过这次活动,小学生们进一步树立了节水观念,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。未来,水利工程学院将持续开展“思源·水文化”和节水宣传活动,多渠道、宽领域传播节水知识,将节水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。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同时,践行“敏学切问、躬勤耕稼”的天农校训,丰富校园文化,服务国家战略需求,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,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
(文字:安贸麟 王思琦 摄影:王思琦 审核:武艳慧 王秋艳 司懿敏)